科學家偵測到地球也有心跳!每26秒跳一下!
神祕的地下節拍
🌍
在地表深處,有一個每26秒跳動一次的神祕現象——一種像心跳般的地震脈動(seismic “heartbeat”)。這種低頻微地震(microseism)最早在1960年代被偵測到,並且已經困惑科學家好幾十年。它並非源自地震或構造運動(tectonic activity),但卻以驚人規律性反覆出現。
訊號來源:幾內亞灣
🌊
目前觀測顯示,這個節律性訊號的來源似乎位於非洲西岸的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海域,靠近大陸棚(continental shelf)。研究者透過全球的地震觀測網路和波形分析,把這個穩定的脈動定位到該區域附近。
海浪撞擊的大陸棚理論
🌊🔊
一個主要的理論認為,該處劇烈的海浪撞擊大陸棚會產生足夠的能量,激發海水和海底的共振,進而傳遞為地表可以偵測到的低頻微地震(microseism)。當大規模海浪作用於大陸棚邊緣,會在特定頻率下產生穩定且重複的動力輸入,解釋了為何脈動如此規律。
其他可能來源
🔍
除了海浪外,另一種可能性是海床下的微小火山或壓力相關過程(volcanic or pressure-related processes)在作用,這些過程會以類似節律釋放能量,形成長期穩定的信號。研究者也曾提出人類活動的可能性,例如石油鑽探(oil drilling)等,但這個脈動的出現早於大規模此類作業,因此人為來源的說法被削弱。
仍未解開的謎題
❓
儘管經過多年研究,準確成因仍未完全確定,這使得地球每26秒的心跳成為行星上一個最吸引人且持久的自然謎團之一。科學家繼續利用精密觀測與模擬,嘗試把海洋動力、海床地質與其他可能機制串聯起來,以期揭示這道深藏地下的節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