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超高能量的宇宙線,主要成分可能是重原子核

擁有超高能量的宇宙線,主要成分可能是重原子核

來自宇宙深處、具有極高能量的「宇宙線」,其真面目逐漸浮現。由千葉大學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出這些能量遠超常規的宇宙線,其主要成分極可能是「重元素原子核」,這項發現對揭開宇宙奧祕具有重要意義。

宇宙線是來自宇宙高能現象(如超新星、黑洞等)的粒子雨,當中有少數被稱為「超高能宇宙線」的粒子,能量高得驚人。然而,它們究竟從哪裡來、又是如何產生的,一直是天文物理界長年未解的謎題。

千葉大學參與的國際合作計畫「IceCube」,在南極厚重冰層中設置了大型探測器,持續13年觀測來自宇宙的高能中微子──這些中微子可望間接揭示超高能宇宙線的來源與組成。

根據最新分析,這些與超高能宇宙線相關的中微子極其稀少,其到達地球的頻率約為「每平方公尺2萬年才出現1次」,比過去預期的還要低得多。這項結果顯示,那些極高能的宇宙線很可能並非由質子等輕粒子構成,而是由稀少、較不穩定的「重原子核」所主導。

參與研究的千葉大學教授吉田滋表示:「了解宇宙線的組成是我們研究團隊20年來不變的核心課題,這次的發現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項成果不僅推進人類對宇宙高能現象的理解,也有助於未來揭示宇宙中極端天體(如活躍星系核或伽馬射線暴)背後的能量來源與演化機制。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