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影評:久違的港產殭屍片,麥浚龍誠意之作! (評分:80/100)
《殭屍》(Rigor Mortis)是一部2013年由麥浚龍自編自導的香港恐怖電影,向1980年代經典殭屍片致敬,特別是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本片不僅重現香港殭屍片的獨特風格,更以現代視角探討人性執念與過往輝煌的逝去。本片出現後,更讓人期待由麥浚龍主導的《風林火山》。本文將從劇情結構、演員表現及電影主題三方面進行評析,探討其在當代香港電影中的意義。
劇情結構:致敬與創新的交織
《殭屍》的故事圍繞過氣動作影星小豪(錢小豪飾)展開。他因事業與家庭失意,搬進陰森的公共屋邨單位「2442」,試圖自殺卻被隱世道士阿友(陳友飾)救下。隨後,屋邨內發生一連串超自然事件:冬叔(吳耀漢飾)意外死亡,其妻梅姨(鮑起靜飾)為讓丈夫復活,求助道士九叔(鍾發飾)將冬叔煉成殭屍,卻引發連串悲劇。最終,電影揭示這一切是小豪自殺前一刻的幻想,現實中的屋邨居民皆為普通人,無人傷亡。
劇情以非線性敘事呈現,將現實與幻想交錯,營造出既熟悉又新奇的恐怖氛圍。片中對《殭屍先生》的致敬顯而易見,例如糯米、道術與殭屍等經典元素,但麥浚龍並未止於懷舊,而是將故事嵌入現代香港的破敗屋邨,增添社會寫實感。然而,劇情在中段略顯混亂,諸如雙生女鬼與九叔養鬼的設定未充分解釋,導致部分情節略顯牽強。此外,高潮的殭屍大戰過短,未能完全滿足觀眾對動作場面的期待。儘管如此,結尾的反高潮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將恐怖片慣常的正邪對抗轉化為對主角內心世界的探索,頗具新意。
演員表現:老將新輝
《殭屍》的演員陣容堪稱亮點,集結了錢小豪、陳友、鮑起靜、惠英紅等實力派演員。錢小豪飾演的「小豪」以自身經歷為藍本,半自傳式的表演真摯動人。他將一個失意中年男子的絕望與掙扎詮釋得淋漓盡致,尤其在自殺前回顧過往的片段,眼神中流露的滄桑令人動容。陳友飾演的阿友則為影片注入一抹詼諧與溫情,其「過氣道士」的形象既有對林正英的致敬,又展現了角色在現代社會的無奈轉型,表演層次豐富。
鮑起靜的梅姨是全片最令人震驚的角色。她表面溫柔善良,卻因對丈夫的執念不惜殺人,展現出駭人的爆發力。尤其在殺害燕叔(盧海鵬飾)與小白(何光銳飾)時,其冷酷的神情令人不寒而慄,堪稱全片演技亮點。惠英紅飾演的楊鳳則帶有悲劇色彩,作為因家庭悲劇而精神失常的母親,她的表演細膩而克制,為角色增添了深度。其他配角如吳耀漢、盧海鵬與樓南光雖戲份不多,但各具特色,為影片增添了懷舊情懷。
主題與意義:執念與告別
《殭屍》的核心主題是「執念」。小豪執著於昔日明星光環,梅姨執著於讓丈夫復活,九叔執著於借命續壽,這些執念最終導致悲劇。電影通過小豪的幻想,隱喻香港殭屍片乃至香港電影的輝煌已成過去。結尾揭示一切為幻想,彷彿在說,無論多麼不甘,終須放下,接受現實的無常。這種悲觀卻深刻的視角,使《殭屍》超越一般恐怖片,成為對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哀悼與反思。
此外,電影對香港屋邨文化的描繪也值得稱道。破舊的長廊、狹窄的單位與居民的日常瑣碎,勾勒出底層生活的壓抑與無奈,與恐怖元素相輔相成。雖然部分觀眾可能因劇情漏洞或節奏問題感到失望,但其視覺風格、音效設計與日本監製清水崇的恐怖手法融合,令影片在氣氛營造上頗具水準。
結論
《殭屍》是一部兼具懷舊與創新的香港恐怖片。它不僅成功喚起觀眾對80年代殭屍片的回憶,更通過對人性執念的刻畫,賦予影片深刻的內涵。雖然劇情結構略有瑕疵,但演員們的精湛表演與導演麥浚龍的誠意足以彌補不足。對喜愛香港電影的觀眾而言,《殭屍》是一場既恐怖又感傷的旅程,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