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我們會飛》影評:青春的夢想與回憶,重溫香港情懷 (評分:70/100)
劇情剖析:青春與現實的交錯回響
《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香港青春愛情電影,由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蘇麗珊、游學修與吳肇軒領銜主演。故事以1992年的香港中學為起點,交織青春期的友情、愛情與夢想,並對照成年後的婚姻與現實困境。女主角余鳳芝(楊千嬅飾)與彭盛華(林海峰飾)是一對自中學相戀、結婚十年的夫妻,生活卻因歲月磨礪而變得平淡無味。某日,鳳芝偶然發現舊同學蘇博文(吳肇軒飾)的博客,勾起1992年的青春回憶,帶她重返那段充滿夢想與曖昧的校園時光。
電影以雙線敘事展開,一條線是1992年,余鳳芝(蘇麗珊飾)轉學到英仁書院,結識活潑的彭盛華(游學修飾)與內斂的蘇博文,兩人皆對她心生好感。三人組成飛行學會,分享夢想:盛華想成為室內設計師,博文夢想當飛機師,鳳芝則渴望環遊世界。他們一起策劃校園活動、製作紙飛機,青春的純真與熱情在九七前的香港背景下顯得格外動人。然而,博文因色弱無法成為飛機師,選擇遠赴英國留學,從此音訊全無。另一條線是成年後的鳳芝與盛華,婚姻陷入瓶頸,鳳芝懷疑盛華外遇,兩人關係瀕臨破裂。當鳳芝重返母校,發現博文的死亡真相,她與盛華用紙飛機向逝去的青春致敬,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與人生。
電影以九七前的香港為背景,隱喻了那個時代的不安與期待。紙飛機不僅是青春的象徵,也承載了對自由與夢想的渴望。黃修平巧妙地將個人成長與香港的歷史脈絡結合,雖然未直接點明政治議題,卻通過細節如啟德機場的低飛航線與校園中的未來香港模型,傳達了九七回歸前的集體情緒。劇情的高潮在於片尾,鳳芝與盛華在獅子山下放飛紙飛機,配以主題曲《差一點我們會飛》,情感真摯動人,讓觀眾在懷舊中感受到對未來的期許。
演員演技:新舊交融的真摯詮釋
楊千嬅與林海峰的表演為電影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基底。楊千嬅飾演的余鳳芝在成年與青春兩階段間切換自如,她將中年鳳芝的疲憊與迷惘詮釋得細膩真實,尤其在發現丈夫疑似外遇時,眼神中的失望與掙扎令人動容。她與林海峰的對手戲充滿生活化的真實感,兩人將婚姻中的疏離與試圖挽回的努力演繹得細膩而克制。林海峰飾演的彭盛華則展現了從青春期的熱血少年到中年職場疲態的轉變,他的表演沉穩內斂,特別在片尾與鳳芝重拾青春記憶的場景中,流露出對逝去歲月的遺憾與溫柔。
年輕演員的表現同樣亮眼。蘇麗珊飾演的少年鳳芝青春洋溢,帶有新來者的青澀與好奇,她的表演自然流暢,成功塑造了一個令人喜愛的少女形象,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提名實至名歸。游學修飾演的少年盛華活潑外向,舉手投足間充滿少年氣息,與吳肇軒飾演的內斂博文形成鮮明對比。吳肇軒的表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將博文的敏感與執著詮釋得恰到好處,特別在得知無法實現飛機師夢想後的失落神情,讓人感受到角色的脆弱與無奈。
整體評價:香港青春的詩意回顧
《哪一天我們會飛》是一部充滿港式情懷的青春電影,黃修平以細膩的導演手法,將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交織,呈現了一段關於夢想、愛情與成長的故事。電影的美術設計與音樂運用尤為出色,九十年代的校園場景如白色校服、啟德機場的飛機聲,勾起觀眾對舊香港的集體記憶。主題曲《差一點我們會飛》與片尾紙飛機場景的結合,更將情感推向高潮,讓人久久難忘。
雖然電影在成年部分的婚姻危機描寫略顯單薄,部分情節如博文的死亡略顯突兀,但這些瑕疵無損整體的感染力。《哪一天我們會飛》不僅是一部青春片,更是一封寫給香港的情書,它提醒觀眾在現實的平淡中,仍可回望青春的熱情,重新尋找前行的勇氣。這部電影以其真摯的情感與本土情懷,成為2015年香港電影的一抹亮色,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