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影評:末世寓言的港式狂想 (評分:70/100)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影評:末世寓言的港式狂想 (評分:70/100)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The Midnight After)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香港科幻懸疑電影,由陳果執導,改編自香港高登討論區連載的同名網絡小說,作者為Mr. Pizza。影片以一輛紅色小巴為舞台,融合科幻、驚悚與黑色幽默,講述了一場末世般的生存試煉,隱喻香港社會的焦慮與人性複雜面。主演包括黃又南、文詠珊、任達華、惠英紅、林雪等,陣容強大。

劇情剖析:消失的香港與謎團的迷霧

故事始於主角游梓池(黃又南飾)在旺角與朋友「唱K」後,於凌晨搭乘一輛開往大埔的紅色小巴,車上載有司機(林雪飾)與16名乘客,包括義氣大叔發叔(任達華飾)、神婆英姐(惠英紅飾)、IT男阿信(徐天佑飾)、美女Yuki(文詠珊飾)等形形色色的角色。當小巴駛過獅子山隧道後,車外世界突變:全香港的人與車輛瞬間消失,通訊網絡中斷,宛如進入另一時空。乘客們驚恐之餘,試圖團結求生,卻接連遭遇神秘事件——乘客逐一離奇死亡,頭戴防毒面具的神秘人現身,血雨從天而降,故事謎團層層疊加。阿池與倖存者試圖解開真相,卻發現事件與核輻射、外星生物及人性衝突有關。影片以開放式結局收尾,眾人面對血雨與未知的未來,留下無盡懸念。

陳果以荒誕的科幻設定,隱喻2014年香港的社會不安,特別是雨傘運動前的時代氛圍。影片借紅VAN的顛簸旅程,探討人性在末世中的自私、恐懼與團結,雖劇情偶爾顯得碎片化,如神秘面具人的動機未充分交代,但其大膽的實驗性與本土情懷,讓觀眾沉浸於這場充滿隱喻的末日狂想。

演員演技:群星的本土眾生相

黃又南飾演的游梓池是故事的視角人物,他將這位平凡青年的迷惘與堅韌詮釋得真摯動人。阿池從懵懂到逐漸承擔領導責任,黃又南以細膩的眼神與肢體語言,展現角色的成長弧光,特別在面對乘客死亡時的無力感,令人共鳴。文詠珊飾演的Yuki以清新外表與內心堅強形成對比,她的表演雖略顯單薄,但在與阿池的互動中,展現了角色的溫暖與脆弱,為故事增添一抹柔情。

惠英紅飾演的神婆英姐是電影原創角色,她的表演為影片注入強烈張力。惠英紅以誇張卻不失真摯的演技,將英姐的神秘與人性化詮釋得淋漓盡致,特別在淋血雨的場景中,她的克制與崩潰令人動容。任達華飾演的發叔則展現了中年大叔的義氣與霸氣,他的沉穩表演為乘客群像增添了穩定性,雖角色深度有限,但其存在感無可取代。林雪飾演的小巴司機以一貫的幽默風格,為緊張的劇情注入輕鬆氣氛,而徐天佑的阿信則以冷靜的IT男形象,為故事帶來理性的視角。其他配角如李璨琛的盲輝與卓韻芝的Pat,雖戲份不多,但各具特色,共同勾勒出香港社會的眾生相。

整體評價:港式科幻的本土寓言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是陳果對香港電影的一次大膽實驗,將科幻、驚悚與本土文化融合,打造出一部獨特的末世寓言。影片的視覺語言出色,空無一人的香港街頭與紅VAN的空間形成強烈對比,攝影師林華全的鏡頭捕捉了城市的荒涼與詭異。盧凱彤與李端嫻的配樂為劇情增色,特別是大衛鮑伊的《Space Oddity》融入,讓燒屍場景充滿詩意與荒誕感。

然而,影片的缺點在於劇情的碎片化,過多未解的謎團如核輻射與面具人的來源,使結局略顯倉促,未能滿足期待完整解答的觀眾。此外,部分角色的動機,如盲輝的暴行,交代不足,影響了故事的連貫性。儘管如此,影片以其對香港社會的隱喻、群星的精彩演出與陳果的黑色幽默,成功在科幻與現實間找到平衡。它不僅是一部懸疑片,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與城市命運的反思,值得喜愛港片與另類題材的觀眾細細品味。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