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可能是宇宙運算的壓縮代碼:全新理論解析宇宙如巨型電腦運作
|

重力可能是宇宙運算的壓縮代碼:全新理論解析宇宙如巨型電腦運作

重力不是基本力,而是宇宙資料壓縮的結果?🤔

如果重力並非一種基本的自然力,而是我們生活在一台宇宙級巨型電腦(universe-sized computer)中的證據呢?英國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物理學家梅爾文·沃普森(Melvin Vopson)提出一個大膽的新理論,認為重力並非因為質量互相吸引,而是因為宇宙像你電腦裡的ZIP檔案一樣,正在壓縮資料。

宇宙透過重力優化資訊儲存與處理📊

根據沃普森最近發表於《AIP Advances》期刊的研究,重力可能是宇宙在優化其資訊儲存與處理方式的結果。與電磁力(electromagnetism)或核力(nuclear forces)等基本交互作用不同,重力是宇宙大規模計算(cosmic computation)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當粒子彼此靠近時,系統會降低資訊的複雜度,類似數位檔案被壓縮以節省空間的原理。

第二定律資訊動力學與宇宙資料位元🧩

沃普森基於他早先提出的「資訊動力學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infodynamics),該理論主張資訊熵(information entropy)不像能量熵(energy entropy)那樣持續增加,而是保持穩定甚至減少。在這個觀點中,宇宙本身由資料位元(data bits)組成,基本粒子佔據時空中的離散點。重力不僅僅是一種力,而是一種策略,是宇宙為了簡化持續計算而採取的捷徑。

理論的意義與未來挑戰🔭

雖然這個理論仍屬推測階段,但它重新詮釋了長久以來關於暗物質(dark matter)、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以及現實結構本質的問題,為我們理解宇宙提供了全新視角。

📚 Credit: Vopson, M. (2025). Is Gravity Evidence of a Computational Universe? AIP Advance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