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強了!詹姆斯韋伯首次觀察到太陽系外的矽酸鹽雲!
|

太強了!詹姆斯韋伯首次觀察到太陽系外的矽酸鹽雲!

模糊行星與恆星界線的突破發現 🌌

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做出令人震驚的發現:在一顆遙遠棕矮星(brown dwarf)的高層大氣中,漂浮著由岩石組成的雲,具體來說是矽酸鹽砂(silicate sand)。這顆名為 VHS 1256-1257 b 的天體距離地球約 72 光年,質量約為木星(Jupiter)質量的 19 倍。

棕矮星:介於巨行星與恆星之間的「失敗恆星」 ⭐

棕矮星有時被稱為「失敗恆星」,因為它們質量太小,無法像太陽那樣持續進行氫融合(hydrogen fusion),但仍足夠大到能短暫燃燒氘(deuterium),因此在巨行星和真正恆星之間佔有一席之地。

JWST揭露VHS 1256-1257 b大氣的驚人細節 🔭

VHS 1256-1257 b 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的大小或熱度,更在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以驚人的清晰度揭示了它的大氣秘密。與大多數行星不同,棕矮星本身會發光,這使它們成為韋伯望遠鏡強大紅外線儀器(infrared instruments)的理想觀測目標。

光譜分析揭示多種大氣成分 💧🔥

天文學家 Brittany Miles 與團隊透過光譜分析(light spectrum)檢測到水(water)、甲烷(methane)、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鈉(sodium)和鉀(potassium)。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直接發現了由石英(quartz)和橄欖石(forsterite)等礦物組成的矽酸鹽雲,這些雲層如同外星天空中的沙塵暴般漂浮。

首次觀測太陽系外的矽酸鹽雲 🌠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觀測到如此富含礦物的雲層,終於證實了長久以來關於許多年輕棕矮星神秘色彩與閃爍亮度的理論。

深化對棕矮星及異星大氣的認識 🌍

這項發現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棕矮星的理解,也揭示了宇宙中其他世界大氣的多樣性與奇異性。多虧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前所未有的靈敏度,我們得以透過最清晰的視窗,窺見這些迷人行星質量伴星(planetary-mass companions),進一步推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邊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