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囚》影評:少年監獄中的人性試煉,香港電影首次探討少年監倉的問題 (評分:70/100)
《同囚》(With Prisoners)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黃國權執導,以香港勞教中心(簡稱DC)為背景,探討少年囚犯在殞地般的環境中所面臨的身心折磨。故事聚焦於古惑仔阿凡(游學修 飾),因與警員發生輕微衝突而被判入勞教中心。入獄僅三日,他便因無法忍受獄中的殘酷對待而試圖自殺。獲救後,阿凡靠著探望病危外婆的信念,咬牙忍辱,力求以最短時間離開這座人間地獄。期間,他目睹同囚離奇死亡,並與勞教中心主任徐子豪(關楚耀 飾)這位試圖以人性化方式引導少年犯的社工,產生微妙的互動。影片以香港囚犯人權爭議為題材,試圖揭露勞教制度的黑暗面,呈現出一個在文明社會中不該存在的殞地。
劇情結構以阿凡的視角展開,通過他在勞教中心的遭遇,展現了體制內的權力濫用與人性扭曲。影片前半段以寫實手法呈現勞教中心的日常生活,諸如繁瑣的規矩、嚴苛的體罰與教官的暴力行徑,讓觀眾感受到壓抑的氛圍。然而,後半段劇情逐漸滑向煽情,部分情節如教官逼迫囚犯的極端行徑顯得過於誇張,削弱了寫實感。雖然影片試圖探討「懲」與「教」的平衡,卻因支線過多、結局倉促,未能深入挖掘議題,留下遺憾。
演員演技:真情流露與角色限制的碰撞
本片由游學修與關楚耀領銜主演,配角陣容包括趙永洪、趙詠瑤、徐偉棟、喬寶寶、李國麟、麥以馬等,演技表現參差不齊,但不乏亮點。游學修飾演的阿凡是全片核心,他將角色的無奈與掙扎詮釋得頗具說服力,尤其在自殺未遂後的轉變,從憤世嫉俗到忍辱求生的心路歷程,讓人感受到角色的成長。然而,游學修的外型稍顯單薄,難以完全呈現古惑仔頭目的江湖氣質,與劇本設定的「黑道慣犯」形象略有落差,這使得他在某些情節中的「無辜」感過重,削弱了角色的複雜性。
關楚耀飾演的徐子豪是一名社工出身的勞教中心主任,試圖以耐心與理解引導少年犯,與其他教官的暴力手段形成對比。他的角色設計頗具潛力,特別是與妻子吳詩曼(郭奕芯 飾)之間的婚姻危機,以及與同僚的理念衝突,增添了人物深度。然而,關楚耀的表演略顯生硬,尤其在情感爆發的場景中,無法完全融入角色,與老戲骨對戲時顯得力不從心。趙永洪飾演的陳國富(M.O. sir)則是全片最搶眼的角色,他將這位陰鷙而粗豪的教官演得入木三分,舉手投足間散發出壓迫感,堪稱本片的演技亮點。麥以馬飾演的囚友沙皮,憑藉真實的黑幫經歷,為角色注入了一股沉靜的江湖味,與游學修的對比更顯真實。其他配角如李國麟、岑珈其等表現稱職,但女角如趙詠瑤與郭奕芯的演出則略顯薄弱,未能為劇情加分。
總評:議題深刻卻執行未臻完善
《同囚》試圖延續香港監獄片的傳統,與經典如《監獄風雲》相比,它在寫實性上更進一步,尤其在呈現勞教中心的日常規矩與教官的權力濫用時,展現了令人不寒而慄的真實感。影片的攝影與美術設計成功還原了勞教中心的壓抑氛圍,演員的服飾、動作與語言也經過精心打磨,讓觀眾得以一窺這座「全控機構」的殞地生態。然而,影片在「寫實」與「煽情」的平衡上顯得搖擺不定,前半段的紀實風格令人印象深刻,但後半段過於誇張的暴力描寫與未解的支線(如阿星之死與徐子豪的婚姻危機)削弱了整體深度。
導演黃國權與編劇黃志邦顯然對香港勞教制度的黑暗面有深入研究,麥以馬的真實經歷與喬寶寶的懲教署背景為影片增添了可信度。然而,劇本在處理複雜議題時顯得力不從心,未能充分探討懲教制度的本質與改革可能性。結局中徐子豪的「良心發現」與阿凡的出獄,雖然試圖傳達希望,卻因缺乏足夠鋪陳而顯得倉促。總體而言,《同囚》是一部議題深刻的電影,成功喚起觀眾對少年囚犯人權的關注,但受限於劇本結構與部分演員表現,未能完全發揮其潛力。對於喜愛香港監獄片或關注社會議題的觀眾,這部影片仍值得一看,但期待更深入的反思,可能需要更多耐心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