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數:解讀宇宙膨脹的速度之鑰匙
|

哈勃常數:解讀宇宙膨脹的速度之鑰匙

哈勃常數:解讀宇宙膨脹的速度之鑰匙

想知道甚麼叫宇宙膨脹,可想像一下你正站在彌敦道的一端,但看著另一邊的人群正漸行漸遠,這個情況就有些像宇宙膨漲。而離開的速度,就是宇宙裡那些星系之間的距離不斷拉遠的速度,就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其實,哈勃常數(Hubble constant)就像一把量度「人群疏散速度」的尺,幫助天文學家揭開宇宙膨脹的秘密。究竟什麼是哈勃常數?它為我們揭示了宇宙哪些深層的故事?這就是我們這篇文章要一同探討的主題。

哈勃常數是什麼?

哈勃常數(符號為 H₀)其實是一個用來表達宇宙膨脹速度的數字。根據最基本的說法,它代表了「每百萬秒差距(Megaparsec, 簡稱Mpc)」的距離上,遙遠星系每秒移開的速度。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星系離我們越遠,它遠離的速度就會越快。這個現象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被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發現,這也是哈勃常數名字的由來。

數值上,哈勃常數的單位常寫作「公里/秒/百萬秒差距」(km/s/Mpc),即每百萬秒差距遠的星系,每秒鐘平均遠離我們多少公里。簡化來說,哈勃常數就像一張宇宙的「速度地圖」,描述所有距離我們不同遠近的星系,分別以多快的速度遠離我們。

從哈勃定律說起:宇宙正在膨脹

哈勃常數其實來自於哈勃定律(Hubble’s Law)。這條定律指出: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等於它與我們距離(d)乘以哈勃常數(H₀),以公式表示:
v = H₀ × d

簡單例子:假如某個星系距離我們 1 百萬秒差距,而哈勃常數是 70(km/s/Mpc),那這個星系便會每秒遠離我們 70 公里。距離雙倍(2 百萬秒差距)的星系,則是每秒遠離我們 140 公里。這也反映了「越遠的星系,離開得越快」的現象。

這種宇宙整體性膨脹的概念,有點像麵包發酵時上面的葡萄乾隨著麵糰膨脹而互相遠離——所有「葡萄乾」(星系)之間的距離都變大,並不是某個中心在膨脹出去,而是空間本身在伸展。

哈勃常數怎樣量度?一場宇宙的「公里數」爭論

聽起來簡單,那哈勃常數到底是多少?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宇宙速度」數值其實一直有爭議。

最早,哈勃自己在1929年用當時有限的數據,估算哈勃常數高達500 km/s/Mpc,後來發現其實遠遠低估了星系的距離。隨著技術進步,數值逐漸修正。而現今,測量哈勃常數最常見的兩大方法分別是:

  1. 宇宙本地距離梯度(Cosmic Distance Ladder):靠觀測天文現象(如造父變星、超新星等)計算距離和退移速度。
  2.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用探測極早期宇宙的微波殘餘,配合物理模型間接推算。

但弔詭的是,兩者得到的哈勃常數相差約7%,而且各自觀測結果都極為精確。根據2024年最新研究,本地距離梯度方法多得出 H₀ 約為 73 km/s/Mpc,而 CMB 方法則是約 67.4 km/s/Mpc。這種差異被稱為「哈勃常數緊張問題」(Hubble tension)。

這彷彿兩部準確鐘錶,指時間相差幾分鐘,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引起現代宇宙學熱烈討論。這個矛盾可能意味著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仍有待深化,可能存在未知的物理現象影響測量。

為什麼哈勃常數這麼重要?

那哈勃常數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其實,它直接跟我們對宇宙大小、年齡,甚至未來命運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哈勃常數越大,說明宇宙膨脹得越快,反過來,宇宙年齡就越短;反之亦然。

以現代哈勃常數推算,宇宙大約有 137 億年歷史。若常數「變大」至 75 km/s/Mpc,宇宙年齡可能縮短至 129 億年。哈勃常數甚至影響我們對暗能量(Dark Energy)、暗物質(Dark Matter)等宇宙成分的理解。因為這些「看不見的東西」如何影響宇宙膨脹速度,是最尖端研究課題之一。

生活化比喻與直觀理解

如果你玩過吹氣球遊戲,你大概會發現氣球上的圖案隨著充氣而迅速互相遠離。有趣的是,圖案彼此離開的速度,與它們距離中心點的距離完全成正比——這跟哈勃定律如出一轍。

再舉一個港人貼身例子:Imagine你在維多利亞港夜遊,看見對岸的星星燈火緩緩「退遠」。假如你能突破肉眼極限,每一秒都精確測量它們離開的速度和距離;你便能親自量度出一個「港版哈勃常數」。

這種以日常比喻宇宙現象的做法,不單有趣,更幫助我們從微觀世界連結到浩瀚宇宙。

從哈勃常數反思宇宙學的未來

哈勃常數的爭議,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宇宙學的前線問題。這之間的差距,或許隱藏著超越愛因斯坦標準宇宙學模型的物理——例如未知粒子、額外的空間維度,甚至時空本質的全新理解。

新一代太空望遠鏡(如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技術,未來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精度,或許能為哈勃常數之爭畫上句號。也有人猜想,我們今天「量度距離」的假設,其實未必完美——這讓每一項新觀測結果都充滿驚喜和懸念。

結語:哈勃常數,連接地球與宇宙盡頭

哈勃常數不僅僅是一個天文數字,更像一條無形的絲帶,將我們這顆星球與宇宙每個角落緊緊連繫起來。從100年前愛德溫·哈勃的發現,到現今科學家精準測量、爭論不休,每一步都反映科學如何推動人類對宇宙的追問。

下次你在香港夜空仰望群星時,不妨想想:那些光點其實正帶著宇宙膨脹的故事奔向你我。哈勃常數讓我們在家中也能領略宇宙「脈搏」的躍動——這就是天文學的奇妙之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