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物理】光速為何是宇宙的最高速限?
在香港的日常生活,我們會說地鐵飛站也不過幾分鐘、巴士早一班車也只是省十來分鐘。凡牽涉速度,就自然想能不能再快一點?在宇宙這個更大的舞台上,物理學給了一個令人既意外又堅定的答案:有一條終極限速,任何物體、訊息、因果影響都不能超過它,它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為什麼偏偏是光速?為什麼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跨越它?這篇文章帶你由麥斯威爾(Maxwell)到愛因斯坦(Einstein),再到現代天文與量子觀念,一步步看清楚「宇宙限速」背後的結構。
光速 c 是什麼?不只是光的速度
光速 c 在真空中約為 299,792,458 公尺/秒。自 1983 年起,國際單位制直接把「一公尺」定義為光在真空中 1/299,792,458 秒所走的距離,因此 c 在定義上是精確常數。這裡有兩個重點:
- c 不只是光子(photon)的速度,它更是自然界中「任何可傳遞因果影響的極速」。包括電磁相互作用、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的訊息傳遞,都以 c 為上限。
- 在物質介質內,光會因為與原子互動而「變慢」,但這只是有效速度變小;宇宙的終極限速仍然是真空中的 c。
為什麼 c 會是一個固定常數?從電磁到相對論
19 世紀的麥斯威爾方程告訴我們:電與磁相互交織,會形成一種在空間傳播的波,而這個波的速度正是 1/√(ε0μ0),計算出來恰好等於光速。這讓人意識到「光是電磁波」。當年物理學家原以為不同移動狀態下會量到不同光速,但米寧遜-莫雷(Michelson–Morley)實驗發現,無論地球如何繞太陽、公轉、自轉,測到的光速都一樣。
愛因斯坦更進一步提出兩大公設:
- 相對性原理:所有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觀察者,物理定律都相同。
- 光速不變:在真空中,光速對所有這些觀察者都相同。
這兩條看似簡單的公設,迫使我們修改對時間與空間的直覺,導向洛侖茲轉換(Lorentz transformation)——時間會膨脹(time dilation)、尺會收縮(length contraction)、同時的觀念會變得相對(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
速度為何加不過 c?相對論速度疊加
日常經驗下,速度「相加」很直觀:你在行駛的巴士上向前跑,地面看你的速度像是巴士加上你的跑步速度。但在接近 c 的世界,真實規則是相對論的速度疊加公式:
若 A 看到物體以速度 u 前進,B 相對 A 以速度 v 移動,則 B 看到該物體的速度不是 u+v,而是 (u+v)/(1+uv/c²)。只要 u 和 v 低於 c,分子雖然增加,但分母也會拉高,最後結果永遠小於 c。這個公式就像宇宙的「限速器」,無論你如何組合速度,都跨不過 c。
為何帶質量的東西永遠追不到 c?能量與質量的幾何代價
在狹義相對論,物體的能量 E 與速度 v 的關係是 E = γmc²,其中 γ = 1/√(1−v²/c²)。當 v 越接近 c,γ 會急速增大;要再加一點點速度,需要投入的能量會瘋狂飆升。當 v 逼近 c,γ → ∞,所需能量也趨近無窮。這不是「引擎不夠力」的問題,而是時空幾何的根本限制。
相反地,沒有靜止質量的粒子(如光子、假想中的引力子)必須以 c 移動,因為它們在任何「想停止」的參考系下都不成立;一停下來能量與動量的關係就崩潰了。簡單講:有質量的東西無法達到 c;沒質量的東西無法低於 c。
光錐(light cone)與因果:宇宙不容許「先發後至」
用幾何眼光看,時空可以用閔可夫斯基(Minkowski)結構描述。任何事件在時空中的「影響力」會被一個光錐界定:光錐內是因果可達的區域,光錐外是你無論如何都來不及影響的地方。若存在超光速的訊息,就可能讓某些觀察者看到「效果先於原因」,出現悖論,例如我把訊息發回到自己發送前一刻,破壞因果一致性。為避免這種邏輯災難,物理定律要求因果影響不得超過 c。
你以為的「超光速」:其實沒有違規
很多新聞說「比光還快」,其實多半不是在說打破宇宙限速,而是以下情況:
- 相位速度(phase velocity)可大於 c:在某些介質或波導,波峰移動的速度可以超過 c,但它不攜帶新訊息。
- 群速度(group velocity)可大於 c 或甚至為負:在「反常色散」的材料中,訊號外形會被重塑,群速度可超過 c;但訊息真正的「前沿速度(front velocity)」仍不超 c。
- 切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tion):帶電粒子在水中跑得比水中的「光速」快,會發出藍光。但它仍低於真空中的 c,沒有違規。
- 宇宙學膨脹:遙遠星系與我們的「退行速度」可超過 c,因為是空間本身在擴張,不是它在「穿越空間」移動。相對論限制的是「本地」的訊息傳遞速度。
- 超光速視覺幻象:像類星體噴流的「視超光速」(superluminal motion)是幾何投影與時間延遲造成的錯覺。
- 量子糾纏(entanglement):測量結果呈現遠距相關,但不能用來傳遞可控訊息,因此不違反 c 的因果限制。
名詞 | 是否可大於 c | 可否傳遞新訊息/因果影響 |
---|---|---|
相位速度 (phase) | 可 | 不可 |
群速度 (group) | 在特定介質可 | 一般而言不可(前沿速度限制) |
前沿速度 (front/signal) | 不可 | 是的,受限於 c |
粒子/資訊的本地傳播 | 不可 | 是的,受限於 c |
宇宙學退行速度 (recession) | 可 | 不涉及本地超光速傳播 |
引力與電磁的「消息」也以 c 傳播
牛頓的萬有引力看起來像是「瞬時」作用,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指出,引力其實是時空幾何的彎曲變化,這種變化的訊息以 c 來傳播。2017 年,LIGO/Virgo 探測到的雙中子星合併 GW170817,幾乎同步觀測到伽馬射線暴,證實引力波與光的傳播速度在極高精度下相等,強力支持「訊息不超光速」。電磁力的變動(例如加速的帶電粒子所產生的電磁波)也以 c 傳遞。
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數字?c 的本質是「時空幾何的換算率」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限速不是每秒五百萬公里?其實 c 的角色不只是「一個速度」,更像把「時間」和「空間」黏在一起的換算率。用自然單位(natural units)時,我們常把 c 設為 1,因為它是把秒變成「等效距離」的比例尺;光錐就是以這把尺子劃出來的因果邊界。在電磁學裡,c 來自真空電容率 ε0 與真空磁導率 μ0;在相對論幾何裡,c 是度量(metric)中時間與空間分量的基本係數。這些不同路線都指向同一件事:c 是自然的幾何常數,而非任意數字。
能否突破?曲速引擎、蟲洞與「負能量」的高難度
科幻作品中常有曲速引擎(warp drive)與蟲洞(wormhole)。這些構想不是純幻想:廣義相對論確實允許某些「幾何安排」,讓你在兩點之間的有效路徑比光在正常時空中的路徑更短,等於繞過了「本地超光速」的禁止。不過,這些方案需要「奇異物質」或「負能量密度」來維持幾何結構,違反我們在正常物質上觀察到的能量條件(energy conditions)。量子真空效應(如卡西米爾效應)雖能在極小尺度、極短時間產生有效的負能量,但受量子不等式(quantum inequalities)嚴格限制,遠遠不足以維持穩定可穿行的人造蟲洞或可用的曲速泡泡。到目前為止,這些仍屬理論邊界與工程上幾乎不可及的想像。
量子世界會不會推翻 c?關於糾纏與不確定性
量子糾纏讓兩個相隔甚遠的系統呈現強關聯,但依據量子理論與大量實驗(例如貝爾測試 Bell tests),你無法用糾纏來即時傳遞可控訊息。測量結果雖相關,但要解讀對方資料仍需以普通方式(受限於 c)傳送「配對」資訊。因此,量子理論與相對論在「不可超光速傳訊」這點上,是一致的。
宇宙的「交通規則」
若把宇宙想像成一張巨大的交通網絡,c 就像所有道路的極速標誌,而且不會因你坐的是地鐵、巴士或小巴而不同。你可以把很多列車順序相接(速度疊加),但再怎樣,合起來的有效速度也不會超過那個上限。光速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光「很會跑」,而是因為「道路本身」——也就是時空的結構——這樣規定。即使你在隧道(介質)裡走得慢了,出了隧道,宇宙的最高速限仍然不變。
常見疑問總整理
- 問:如果我一直加速,總有一天會超過 c?
答:不會。越接近 c,每一點點速度提升都要更多能量,最後需要無窮能量。 - 問:宇宙有沒有地方讓光跑更快?
答:沒有。真空中的 c 在任何本地慣性參考系下都相同。重力場會改變光的路徑與所需時間(引力透鏡、夏皮羅延遲),但本地測得的極速仍是 c。 - 問:既然 c 是極速,為什麼有些實驗說「超光速通訊」?
答:多半是對相位/群速度或統計關聯的誤解。真正可控訊息的前沿速度不會超過 c。 - 問:黑洞附近會不會讓東西「被甩出」比光快?
答:不會。事件視界是「連光都出不去」的邊界;但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仍以 c 傳播到遠方。
從史觀到今天:觀測如何支持「限速」
從米寧遜-莫雷實驗,到粒子加速器裡電子即使灌入更多能量也只會更「重」(γ 增大)而不是明顯更快;從宇宙線(cosmic rays)上看見接近 c 的粒子壽命變長(時間膨脹),到 LIGO/Virgo 與天文電磁訊號的聯合觀測,所有路線都在同一方向指認:c 是因果的最高速。
結語:光速的上限,其實是因果的底線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的極限?」因為 c 不只是光的速度,它是時空幾何的尺度,是將「可以影響」和「永遠來不及」切分開來的因果界線。麥斯威爾把光與電磁連在一起,愛因斯坦把 c 鑲進時空的結構,而現代天文與量子實驗不斷驗證:宇宙的「交通規則」嚴謹而一致。對我們而言,這條規則不是限制想像,反而像一把清晰的標尺——讓我們知道哪些夢想可沿哪條路前進,哪些捷徑只是海市蜃樓。理解 c,是理解宇宙如何講道理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