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如何改寫TRAPPIST-1 d的面貌
|

韋伯望遠鏡如何改寫TRAPPIST-1 d的面貌

靠近而又遙遠的希望 🌌

不久之前,TRAPPIST-1 d 曾被視為天文學界最光亮的「另一個地球」候選者之一。這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約 40 光年,繞行一顆紅矮星,位於其所謂的可居住帶(habitable zone)邊緣──一個理論上液態水可能存在的甜蜜地帶。多年來,科學家們推測它可能擁有海洋、雲層,甚至具備繁衍生命的條件。

詹姆士·韋伯望遠鏡的沉重訊息 🔭

然而,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帶來了令人清醒的發現。2022 年底,韋伯觀測到 TRAPPIST-1 d 在凌日(transit)時兩次穿過母恆星,科學家試圖在其大氣中尋找微弱的化學指紋,例如甲烷(methane)、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或水蒸氣(water vapor)。結果,韋伯儀器得到的是一條平坦的光譜(flat spectrum)。簡單來說,沒有顯著大氣存在的跡象。

沒有防護罩的後果 ☄️

缺少一層可以屏蔽與保溫的氣體被膜,TRAPPIST-1 d 很可能無法保住表面水體。它可能類似火星(Mars),只剩稀薄的大氣;也有可能像金星(Venus),被厚重雲層掩蓋、實際上環境極端不適合生命;或乾脆就是一顆被母恆星猛烈耀斑(stellar flares)烘烤得光禿禿、無大氣的荒涼岩石。

對紅矮星行星系的啟示 ⭐

這項發現不僅僅改寫了 TRAPPIST-1 d 的命運,也重新定義我們對紅矮星(red dwarfs)系統可居住性的理解。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類型,但它們常釋放強烈耀斑,這些能量噴發有可能剝離環繞行星的大氣,從而威脅行星的宜居性。

仍有希望的遠端鄰居 🌠

好消息是,系統中比較遠離恆星的行星 TRAPPIST-1 e、f、g 和 h 仍保有希望。距離較遠意味著它們較少受到恆星猛烈活動的直接衝擊,有機會保留較完整的大氣層,甚至保有海洋的可能性。

科學的節奏:從否定到前進 🔬

目前,TRAPPIST-1 d 已經從有希望的「地球雙生(Earth twin)」名單上劃掉。但在科學的進程中,失望本身也是一步步接近真相的過程。有時候,尋找生命的路徑就是先弄清楚它不在何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