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心巨獸甦醒?解析人馬座A*的突發紅外耀變!
|

銀河系中心巨獸甦醒?解析人馬座A*的突發紅外耀變!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是人馬座 A*(Sagittarius A*),一個質量約為太陽四百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大多時候,這個宇宙巨獸被星際塵埃所籠罩,且出乎意料地相當沉寂。然而在 2025 年 5 月,天文學家們觀測到一個驚人的現象:人馬座 A* 突然出現一個紅外線(infrared)耀變,亮度瞬間提升到平常的 75 倍,並在短短數小時內又回落至暗淡狀態。

為何說觀望星空就是探索過去?
|

為何說觀望星空就是探索過去?

當你抬頭望向夜空,看見那些閃爍的星星,實際上並不是在看它們當下的樣子,而是在看它們的過去。這是因為光需要時間穿越遼闊的太空。某些發光的恆星距離我們如此遙遠,以致它們的光花了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才抵達地球。

全新天體「阿莫奈特」會重新定義太陽系的邊界?
|

全新天體「阿莫奈特」會重新定義太陽系的邊界?

阿莫奈特(Ammonite)是最近被發現的一顆天體,繞行在冥王星之外、神祕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深處。這顆冰冷、遙遠的天體宛如宇宙寶藏,正在改寫我們對行星系邊界的認識。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懷疑在太陽系的寒冷暗區潛藏著未被發現的天體,而阿莫奈特正好證明了我們仍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

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核動力等離子推進技術,把火星之旅從月餘縮短到數週的飛行革命
|

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核動力等離子推進技術,把火星之旅從月餘縮短到數週的飛行革命

俄羅斯揭露了一種革命性的等離子推進系統,聲稱能把前往火星的旅程從現行的7–9個月縮短到僅30–60天。該技術由俄羅斯國營核能企業Rosatom開發,結合了磁性等離子加速器(magnetic plasma accelerator)與小型核反應爐(compact nuclear reactor),有可能使俄羅斯在與美國與中國的星際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

火箭發射竟然對臭氧層有影響!
|

火箭發射竟然對臭氧層有影響!

火箭自古以來象徵人類的雄心、探索精神與衝向太空的興奮。但最新研究顯示,每一次火箭發射同時也在無聲無息地傷害我們的星球。火箭發射時會把一些有害化學物質直接送入平流層(stratosphere),像是氯氣(chlorine gas)、氧化鋁顆粒(alumina particles)以及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這些物質在高空中停留,觸發一系列化學反應,破壞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紫外線傷害的臭氧層(ozone layer)。

DESI建構迄今最巨大的宇宙三維地圖
|

DESI建構迄今最巨大的宇宙三維地圖

位於亞利桑那偏遠山頂的暗能量光譜儀(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 DESI)公布了其具里程碑意義的第一波資料釋出(Data Release 1)。這份資料集編目了 1,870 萬個天體 —— 包括 1,310 萬座星系(galaxies)、160 萬個類星體(quasars)和 400 萬顆恆星(stars),距離範圍橫跨約 110 億光年,呈現出目前為止最細緻的宇宙三維地圖。

科學家偵測到地球也有心跳!每26秒跳一下!
|

科學家偵測到地球也有心跳!每26秒跳一下!

在地表深處,有一個每26秒跳動一次的神祕現象——一種像心跳般的地震脈動(seismic “heartbeat”)。這種低頻微地震(microseism)最早在1960年代被偵測到,並且已經困惑科學家好幾十年。它並非源自地震或構造運動(tectonic activity),但卻以驚人規律性反覆出現。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資訊悖論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資訊悖論

黑洞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之一。它們由大質量恆星的重力崩潰形成,能扭曲時空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地步。除了強大的引力效應之外,黑洞還隱藏著一個更深層的謎題:黑洞資訊悖論(black hole information paradox)。

木星大紅斑是一個持續了350年的風暴!
|

木星大紅斑是一個持續了350年的風暴!

木星的大紅斑(Great Red Spot)在這顆行星動盪的大氣層中咆哮已超過350年,成為我們太陽系中壽命最長的風暴。這個龐大的渦旋最早由17世紀的天文學家觀測到,至今仍以不減的強度旋轉,彷彿是望遠鏡探索時代的活生生見證。

全太陽系最高的火山竟然在火星,高度是珠峰的3倍!
|

全太陽系最高的火山竟然在火星,高度是珠峰的3倍!

作為太陽系中無可爭議的巨人,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是一座巨型火山,其規模之大讓地球上的任何比較都顯得不太相稱。

你知道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樣嗎?
|

你知道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樣嗎?

世界不同地區的人看月亮的角度其實會不一樣。這不是因為月亮本身變了,而是因為我們站在地球這個球體(Earth)上不同的位置,視角不同所造成的視覺效果。

NASA最新影像:幽魅蝙蝠星雲,自然界的恐怖感
|

NASA最新影像:幽魅蝙蝠星雲,自然界的恐怖感

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新釋出的影像,看起來就像科幻恐怖片的截圖——一片形如蝙蝠的幽靈般星雲映入眼簾。這個被暱稱為「幽魅蝙蝠星雲」的天體,是位於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的 SH2-136 星雲(SH2-136 nebula)的一部分,沉睡在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那幽暗的角落裡。

真空的宇宙竟然會有聲音?
|

真空的宇宙竟然會有聲音?

在真空的太空中,我們熟悉的聲音──空氣中振動的波動──根本無法存在。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任何可以傳遞機械波的介質,聲音就沒法傳播。然而,這並不代表宇宙完全靜默無聲。在某些區域,例如被超高溫氣體填滿的星系團(galaxy clusters),聲波仍能在這些稀薄的氣體中產生並跨越數百萬光年的距離,像漣漪般擴散開去。

銀河系內新發現超巨大分子雲!質量相當於16萬個太陽!
|

銀河系內新發現超巨大分子雲!質量相當於16萬個太陽!

天文學家在我們的銀河系(Milky Way)內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巨大分子雲(molecular cloud)。這個龐大的分子結構距離地球約23,000光年,質量相當於16萬顆太陽,橫跨近200光年。它被命名為M4.7-0.8,透過綠岸望遠鏡(Green Bank Telescope)觀測到,位於銀河系棒狀結構(galactic bar)中一條密集且布滿塵埃的通道內,這是將氣體運送至銀河中心的重要區域。科學家表示,這項驚人的發現為我們理解恆星形成與星系數十億年演化提供了全新視角。

吃了類固醇的土星!比土星環大兩百倍的超級光環行星J1407b!
|

吃了類固醇的土星!比土星環大兩百倍的超級光環行星J1407b!

發現與暱稱 🪐✨ J1407b 是一顆極為龐大且神秘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戲稱它為「類固醇版土星(Saturn …

土衛二找到六大生命要素:從卡西尼號樣本找出的海底世界
|

土衛二找到六大生命要素:從卡西尼號樣本找出的海底世界

科學家在土星的衛星土衛二(Enceladus)上發現了令人震驚的證據:由表面噴泉(geysers)噴出的物質內,包含了被認為對生命至關重要的六種元素——碳(carbon)、氫(hydrogen)、氮(nitrogen)、氧(oxygen)、磷(phosphorus)與硫(sulfur)。這種稀有的元素組合,構成了支撐我們所知生物化學所需的基本化學基礎。

去火星你會變得更輕!你在太陽系各行星上的體重會如何改變?
|

去火星你會變得更輕!你在太陽系各行星上的體重會如何改變?

你的質量在任何地方都一樣,但你的體重會隨地點改變,因為體重是由重力決定的。質量是物質內在的量,而體重是質量在某個天體上的重力作用力。也就是說,移出地球後你的質量不變,體重則會隨不同天體的重力而變化。

離奇的金星時間觀:一天比一年還長,太陽從西方升起
|

離奇的金星時間觀:一天比一年還長,太陽從西方升起

>如果你以為地球上的時間計算已經夠奇怪,那你還沒遇見金星(Venus)這顆自轉緩慢又反向旋轉的太陽系謎團。與大多數自轉快速的行星不同,金星轉得非常慢——慢到讓人難以置信。

火星北極的冰封奇觀:科羅廖夫隕石坑
|

火星北極的冰封奇觀:科羅廖夫隕石坑

讓我們來看看火星(Mars)上一個最令人著迷的自然奇觀——科羅廖夫隕石坑(Korolev Crater)。這是一個位於火星北極附近、充滿冰層的巨大盆地。這個龐大的隕石坑直徑接近51英里(約82公里),深度超過一英里(約1.6公里),是火星上最大型的撞擊隕石坑之一。

【新發現】系外行星大氣中有生命跡象分子!
|

【新發現】系外行星大氣中有生命跡象分子!

在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偵測到二甲基硫醚(dimethyl sulfide, DMS)。DMS是一種在地球上僅由生物體產生的分子,主要由海洋浮游植物製造,因此其存在可能代表生命的跡象。這項突破為尋找地外生命增添了新的層次,暗示K2-18b可能擁有適合生物活動的環境條件。

太強了!詹姆斯韋伯首次觀察到太陽系外的矽酸鹽雲!
|

太強了!詹姆斯韋伯首次觀察到太陽系外的矽酸鹽雲!

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做出令人震驚的發現:在一顆遙遠棕矮星的高層大氣中,漂浮著由岩石組成的雲,具體來說是矽酸鹽砂。這顆名為 VHS 1256-1257 b 的天體距離地球約 72 光年,質量約為木星(Jupiter)質量的 19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