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碎片可以徒手打碎,更容易被回收
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於31日公布,針對從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首次試驗性取出的核燃料殘渣(デブリ)進行分析,發現其結構比預期更為脆弱,甚至「可用人力徒手粉碎」。此發現顯示未來可能透過破碎方式進行回收作業,東電認為這項結果將有助於後續大規模取出作業的規劃。
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於31日公布,針對從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首次試驗性取出的核燃料殘渣(デブリ)進行分析,發現其結構比預期更為脆弱,甚至「可用人力徒手粉碎」。此發現顯示未來可能透過破碎方式進行回收作業,東電認為這項結果將有助於後續大規模取出作業的規劃。
千葉大學參與的國際合作計畫「IceCube」,在南極厚重冰層中設置了大型探測器,持續13年觀測來自宇宙的高能中微子──這些中微子可望間接揭示超高能宇宙線的來源與組成。
兵庫縣丹波市柏原町在7月30日下午2點39分,出現日本國內觀測史上最高氣溫──高達 41.2度。根據當地消防本部消息,截至下午4點半,已有3位年約80歲的男性因疑似中暑被緊急送醫。
因應不孕症治療中卵巢功能評估的困難,日本東京大學等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人工智慧(AI)模型,可根據病患的基本資訊與檢查數據,預測其卵子數量與卵巢功能,有望在臨床上提供更準確的輔助判斷。
山形縣29日持續受到酷熱天氣侵襲,高畠町氣溫飆升至38.7度,創下當地觀測史上最高紀錄。在這樣的極端高溫下,東根市堂ノ前公園的沼澤發現大量魚類死亡,連日高溫被認為是主因。
據估計,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至3號機內共有約880噸的燃料碎片。東京電力計劃以3號機作為首要目標,進行大規模的燃料碎片移除工作,並於29日公布了相關進展與考量。
由大阪大學根來誠教授領軍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日本首台「純國產」量子電腦,並於7月28日正式啟動運作。
預估從8月3日左右開始,北海道至九州廣泛地區將可能迎來十年難得一見的極端高溫,籲請民眾提前做好防暑措施,留意身體健康。
京都市一家醫療新創公司「iHeart Japan」與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等研究團隊宣布,已完成全球首例以 iPS 細胞製成的心臟細胞層,成功移植至重症心臟病患者體內,開啟iPS細胞臨床應用的新篇章。
在2025大阪・關西萬博會場舉辦的「大阪週」活動中,一場融合傳統與多元文化的大型盆踊活動於7月26日晚間熱鬧登場。來自62個國家、共計3946人齊聚會場同舞,不僅展現出團結氣氛,也成功打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多國籍參與的盆踊活動,以及最多人同時跳盆踊的人數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