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4】用生活比喻理解基本粒子與大型加速器
我們看得見的世界,其實不是由不可再分的小東西堆成的「最終單位」組成。從高中學到的「原子是最小單位」,已經被更深…
 
			我們看得見的世界,其實不是由不可再分的小東西堆成的「最終單位」組成。從高中學到的「原子是最小單位」,已經被更深…
 
			最簡單也是最奇妙的問題 你我每日碰到的物質──手機、街上的巴士、甚至你自己的手指頭──其實都是由更小的東西組成…
 
			我們平時看見的桌椅、手機、甚至身體,都是由更小的東西組成的。在現代物理學裡,這些最小的“積木”被稱為基本粒子。…
 
			我們以為左右一樣,原來不一定 日常照鏡,你會看到一個把右手變左手的自己。多數人直覺會覺得:如果把整個世界放進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把原子想像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一個核子在中間,電子在外圍打轉。但當我們把視線拉得更近,從化…
 
			向一代泰斗致敬 楊振寧教授以一百零三歲高齡辭世,雖學界早有心理準備,仍難掩哀傷。對許多人來說,他不只是諾貝爾獎…
 
			把原子裡的電子想像成小球轉來轉去,這個畫面雖然直覺,但在微觀世界並不準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分佈,其實是一種機…
 
			在微觀世界,電子不像我們想像的迷你小球沿固定軌道跑圈,而是以「波」或「波函數」的形式存在──這個波描述了電子在…
 
			我們日常看世界,習慣以「有人、在某處、以某速度前進」這種清晰的方式去描述事物。巴士在哪一站、速度是多少、下一秒…
 
			我們日常看見的世界—人、椅子、汽車—都是可以用直覺去想像為實在的粒子:有位置、有速度、撞到就會反彈。但當尺度縮…
 
			當我們想像電子,多數會想到一粒粒好似桌球咁的小物體:有質量、有速度,撞到嘢會彈走、會痛。可是二十世紀初的實驗告…
 
			你有沒有試過想:光不是波嗎?怎麼有時又像粒子一樣發生碰撞?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
 
			我們從小學會把世界分成兩類:波和粒子。海邊的浪是波,乒乓球是粒子;光看起來像波(會繞射、干涉),物質像球(會碰…
 
			想像一下,你在公屋梯間望着樓梯:每一級有固定高度,你不能站在半個級距上;要由一級走到三級,必須跨兩級。把這個畫…
 
			當我們試圖理解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微小世界──原子時,科學家走過一條從直觀但錯誤、到近似正確、再到更深刻理解的…
 
			當我們用行星繞著太陽轉的畫面去想原子,會覺得很安心:中心有一個很重的核,電子像小行星一樣圍着它轉圈。但實際上,…
 
			你有沒有想過:組成我們周圍世界的微小粒子究竟長什麼樣?原子這個字好像很抽象,但只要抓住幾個核心概念,就能把許多…
 
			我們平日面對的世界——熱、力、波動、電——看似平常,但當把視線拉得更細,走進原子和原子核的層次,很多直覺就不再…
 
			你有沒有想過:收音機、手機、衛星通訊,甚至我們看見的光,其實都出自同一套物理規律?這套規律就是麥斯威爾方程(M…
 
			當你扭著家中舊式收音機的旋鈕,忽然某一刻聲音由微弱轉為清晰,這種「突然變得最響」的感覺,其實就是電路世界的共振…
 
			你有沒有試過把一條電線捲成圈,然後發現它好像變得「有性格」一樣?或者想過為何兩塊互相絕緣但很接近的金屬板可以儲…
 
			你有沒有試過在家裡換燈泡、把相機閃光燈充電,或者調台收音機時,突然想到那些看不到的零件怎樣做事?其實有一件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