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法則:質量越大,生命越短!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遵循一條簡單的法則: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這些恆星巨人,質量超過我們太陽的20倍,以驚人的速度度過它們的生命週期。相比較之下,小型恆星能活數十億年,這些巨星卻燃燒得又亮又快,整個生命週期僅有數百萬年。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遵循一條簡單的法則: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這些恆星巨人,質量超過我們太陽的20倍,以驚人的速度度過它們的生命週期。相比較之下,小型恆星能活數十億年,這些巨星卻燃燒得又亮又快,整個生命週期僅有數百萬年。
比鄰星到底是什麼?為何特別? 先把背景交代清楚:比鄰星是南半球天空中的一顆紅矮星,距離我們約4.24光年,是太…
位於鯨魚座(Cetus)約49光年外的 LHS 1140 b,是我們迄今發現最引人入勝的系外行星之一。這顆超級地球(super-Earth)繞行一顆冷而暗淡的紅矮星(red dwarf star),因其極為奇特的外觀與令人期待的宜居潛力,深深吸引了天文學家的目光。它被暱稱為「眼球行星」,科學家相信它的邊緣凍結成冰,但面向恆星的一側卻擁有廣闊的液態海洋,形成一個在冰冷世界中獨特的溫暖水域靶心。
夜空中的星星並不是孤單的,就像地球繞著太陽,太陽是屬於銀河系的一員,而銀河系又住在一個更大的「社區」裡──例如本銀河系所在的本超星系團(Laniakea)。如果把宇宙想像成一張巨大的城市地圖,超星系團就是那種連成一片的大都會區,裡面有許多銀河團和星系群,相互牽連。
想像一下晚上抬頭看見的一顆流星,多半只是一瞬,但那背後的主角——小行星——其實和我們的太陽系故事息息相關。要和女生(或任何對天文不熟的人)聊小行星,不需要複雜的方程式;用生活化的比喻,配上一點點好奇心,就能把這個話題說得有趣又清楚。
宇宙突然向科學投出了一個難解的曲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與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攜手合作,確認了一項重大發現:宇宙的膨脹並非我們過去所認為的那樣,這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學(cosmology)的認知。
在夜空中,一顆恆星從青春期走向老年,會發生什麼變化?紅巨星便是這個過程中最具戲劇性的階段之一。它看起來又大又紅…
想像一個世界,天氣預報不是下水雨,而是下純粹的鑽石雨。科學家相信這種驚人的現象,可能真的發生在海王星(Neptune)和天王星(Uranus)這兩顆冰巨星上。
當我們仰望星空時,經常會提到行星,像是我們熟悉的地球、火星和木星等,但你有沒有聽說過“矮行星”這個名詞呢?矮行…
各位朋友,想像一下你在幼稚園面前,面對一群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要怎麼把「火星」這個遠在天邊的行星,用簡單又有趣…
銀河IC 5174如同一條天上的絲帶,橫跨在黑暗的宇宙空間中,展現出螺旋銀河(spiral galaxy)優雅而又被宇宙力量扭曲的美態。這幅由天文攝影師Adam Block拍攝的深空奇觀,位於雙魚座(Pisces)星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戲劇性延伸的潮汐尾巴(tidal tail)——一團藍色的星塵與氣體羽流,彷彿在明亮的銀河核心後方扭曲並拖曳著。
你有沒有在其他人拍攝夜空的相片中看到那種像水彩畫一樣的斑斕雲朵?那些雲朵就是星雲——恆星誕生或死亡時所留下的氣…
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讓人感到遙遠與寧靜,但有一類天體卻像旅行者一樣偶爾造訪,帶來驚喜與故事——那就是彗星。當我們談…
你是否曾經好奇,實際上要花多久時間才能造訪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雖然太空旅行聽起來像科幻故事,但真實的任務都受到物理定律與時間的限制。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剛剛傳回一張令人驚嘆的影像——一個幾乎完美的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在深邃宇宙中閃耀著光芒!這個宇宙中的光環不僅美麗動人,更是重力作用的真實展現。你所看到的是來自遙遠星系的光線,因為前景中一個龐大星系的重力場而被彎曲並放大,三者精確排列,才造就這罕見的天體光環。
想跟小學生解釋「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時,別急著從火…
每天抬頭看天,你可能會覺得星星似乎就在那裡不動。但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在變大──而且這不是星星自己在動,而是空間本身在拉開。我們是怎麼知道宇宙在膨脹?用什麼「眼睛」去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