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認識】超星系團
你可曾想過,當我們仰望夜空,只見一點點星星閃爍,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龐大無比、難以想像的宇宙結構?今天,就讓我們…
你可曾想過,當我們仰望夜空,只見一點點星星閃爍,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龐大無比、難以想像的宇宙結構?今天,就讓我們…
當我們把宇宙的視野放大到數百萬、甚至數億光年,宇宙的結構變得像城市一樣,有街區、道路與樞紐。半人馬超星系團(Centaurus Supercluster)就是其中一個巨大的「城市群」。它離我們不算特別遠,和我們在同一個宇宙大環境裡互相牽連。那麼,它在太陽系或整個宇宙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本文將帶你了解半人馬超星系團的本質與其重要性。
夸克星是一種假設性的緻密天體,它的密度比起我們熟悉的中子星(Neutron Star)還要高。那麼甚麼是「夸克」(Quark) 呢?以最簡單的說法,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與中子組成,而質子與中子其實由更細微的粒子——夸克——所構成。換言之,夸克就像積木一樣,是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單元。如果你把原子比喻成一座大廈,電子是空中飄動的鴿子,質子和中子則是磚頭,而夸克就是那一粒粒建構磚頭的細沙。
當一顆巨大的恆星死亡後,經過劇烈的超新星爆發,它的核心會收縮得非常緻密。若質量足夠,它可能會變成黑洞,但有時若介乎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宇宙中有條件產生一種被稱為夸克星的天體。於是,原來的中子繼續被擠壓,最終崩潰成『夸克湯』(Quark-Gluon Plasma),這正是夸克星的基礎。
想像一顆星球上有不斷噴發的火山,像地球上的夏威夷,但比那裡更劇烈,整個表面不斷被新岩石覆蓋、再被撕裂。這就是木衛一(Io),一顆圍繞著巨大神祕木星轉動的衛星。它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其實與人類生活、科學甚至未來探索有著密切關係。今天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一步步拆解木衛一的奇妙世界,讓你能像對小朋友講故事一樣,理解為什麼科學家對它又愛又怕。
如果你望向夜空,看到點點繁星和那皎潔的月亮,你可曾好奇,有沒有跟我們地球一樣的「鄰居」?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上…
夜空中的星星、行星和銀河常常讓人感到遙遠又浪漫,但你可能沒想過,有些「行星」其實不是繞著任何一顆恆星轉,它們孤…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無數個行星沿著固定的軌道繞著一顆恒星運行,就如地球繞太陽一樣穩定而有秩序。但你可曾想過,有些…
當你抬頭看星空,看到的是閃亮的點點,那些似乎孤立的星系其實並非孤單。宇宙的結構像一張巨大的海綿或蜘蛛網——有密…
棕矮星是天文界的一道有趣風景:它們打破了我們習慣的二分法(恆星 vs 行星),揭示了宇宙中更多樣、連續的形成與演化路徑。把它們當作「未成年巨星」或「超大型行星」都可以,但更重要的是理解:世界並非只有黑白兩色,而是包含許多微妙的中間態。
談到宇宙現象,大家或許會想到流星、黑洞,甚至是太陽這顆日常陪伴我們的恒星。但你可曾聽說過「Ic型超新星」(Type Ic Supernova)?這是一類極為罕見又劇烈的宇宙大爆炸現象,遠比我們日常能見的煙花還要精彩萬倍。今天,就讓我們以簡單易明的方式,深入探索這個高深莫測的天體現象。
夜空看似散落的點點光芒,其實有些是恆星、行星,也有些是遙遠的「島嶼」──星系。星系不是單一的星,而是由數十億到數兆顆恆星、星際氣體、塵埃與暗物質組成的龐大系統。那麼,星系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為什麼它們對我們了解宇宙這麼重要?以下用常見問題(Q&A)方式,帶你一步步拆解星系的奧秘。
在眾多超新星種類中,Ib型超新星(Type Ib supernova)憑著獨特的起源與化學成分,為天文學家們揭示恆星生命循環最激烈、最關鍵的一刻。今天本文會帶你走進Ib型超新星的世界,從生活中認識這宇宙的盛大煙花。
從古代望遠鏡到現在的火星車,火星一直是人類最熟悉也最神祕的鄰居之一。牠的紅色外表讓許多人聯想到戰神或外星生物,但事實上火星比傳說更有趣、更複雜。本文用五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帶你輕鬆認識這個赤色星球——不用專業背景也能讀懂,適合想在晚間觀察或對太空新聞好奇的你。
我們身處的宇宙,其實是一個不斷變化、充滿壯闊力量的舞台。當你在香港的夜晚抬頭仰望星空,或許只看見幾顆微弱的星星。但你可知道,每一顆恆星都可能經歷一場極為劇烈、壯觀的終末爆炸?這場盛大的宇宙煙火,就叫作「超新星」(Supernova)。當中又以「II型超新星」(Type II Supernova)為例,它不單是宇宙化學元素的製造工廠,更在天文學發展史上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今天,本文會帶你深入探索這顆令人敬畏的天體 —— II型超新星。
想像一顆比城市還小、卻擁有比太陽還多質量的天體。物質被壓縮到原子核密度,磁場強到能把地球磁場撕成碎片,旋轉速度快到每秒可轉幾百次。這不是科幻小說的場景,而是真實存在於宇宙中、名為「中子星」的天體。儘管我們身處的太陽系中並沒有中子星直接影響日常生活,但它們在宇宙演化、元素形成、重力物理測試,以及我們理解極端物質行為上,扮演關鍵角色。
你曾否在夜空下凝望,幻想著遙遠星辰的命運?我們身處的宇宙,充滿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不單止是星星的誕生,也有它們…
看到晚上的星空,你可能會想:那些閃爍的點是不是跟太陽一樣的星星,只是遠得看起來小?在恆星的生命盡頭,有一類非常特別的天體——白矮星。它們常被誤解成各種模糊印象:是死去的星星?會爆炸?還是黑洞的前身?本文用生活化的比喻,一步步拆解常見迷思,讓沒有天文背景的你也能輕鬆理解白矮星到底是什麼,並學到幾個有趣的觀測小故事。
你有沒有曾經想像過:如果宇宙裡存在一個比一粒沙還要細小,卻能吞噬整個地球的天體,會是怎樣的景象?微型黑洞(Pr…
在沒有光害的地方,仙女座就是夜空中那個最大、最容易認出的模糊光斑之一。它看起來不像亮點恆星,而像一團微弱的雲。這是因為仙女座是由數千億顆恆星組成的整個系統,距離約為 250 萬光年,因此每一顆恆星都太微弱,合在一起才形成肉眼可見的模糊亮度。
為什麼有時看不到?城市光害、月光、濕度、以及地平線高度都會影響。若想觀察,最好選擇晴朗、空氣穩定、遠離市燈的夜晚,並在秋冬季節(北半球)於傍晚至深夜觀察,仙女座會位於仙女座與金牛座附近。
當我們仰望夜空,有時會想像那些閃爍的星星,其實就是遙遠太空中的巨型實驗室,不停發生著我們難以想像的劇變。在浩瀚…